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臺大工業工程學研究所

2023.03電子報

【跨領域論壇】二十年磨一劍的創新之路

Art editor Img

演講題目:二十年磨一劍的創新之路

演講講者:高治宏 董事長(穩得實業股份有限公司)

演講時間:2023/03/01 (三) 19:20 - 21:00

演講地點:普通教學館 101 教室

 

心得報告:

一、前言

     新創與小型企業的成功發展原本就不是容易的事,面臨產業經濟高度成熟的時代,加上科技飛躍發展,人工智慧更在今年呈現爆炸性的成果,準確掌握消費與產業趨勢,創建商業模式、定義產品價值、才能在快速變化的市場脫穎而出。

二、創業者的思維|破壞式創新

    理論與實務兼具的哈佛大學教授克萊頓·克里斯坦森(Clayton Christensen)於1997年提出的破壞式創新(Disruptive innovation),闡述不對稱能力和資源的企業之間的博弈課題,資源有限的小公司如何從獲取生存之道進而攻城掠地,大企業在既有和未來的獲益如何權衡;兩種思維目標一致,但在個人的思維或組織的運作邏輯經常陷入迷思。

2010年,Netflix首次對國際市場提供網路串流服務,百視達則宣告破產,Netflix一開始先略過產業龍頭百視達(Blockbuster)的主要顧客,由郵件訂閱服務開啟一個被百視達忽視的細分市場,提供相對較低價、較低品質的服務,先立足「低端市場」,再透過逐步提高服務品質以及加入百視達主要顧客的需求,攻佔高端市場。在佈滿荊棘的創業道路往前邁進的Netflix演繹「破壞式創新」讓百視達在走入歷史(目前全世界僅存一間百視達位於美國奧勒岡州本德),身為產業龍頭的百視達並不是沒有想要改變,但欠缺靈活的策略、利潤衝突、內部矛盾等因素。

三、產業新契機

    雖然市場規模小,但由於中小企業在鑄造、沖壓、鍛造、機械加工與熱處理等產業的技術與品質,以及供應鏈完整、少量多樣與彈性製造等優勢,台灣在汽車零件業OEM和AM的國際市場佔有一席之地。隨著電動車快速發展,汽車產業將走向智能化,未來的汽車在安全、節能與便利的發展需求,直接導向台灣半導體產業。可以預見的是,過往作為交通工具的汽車,導入AI與物聯網等技術後,不再只是交通工具,而是高擴散效益的商品。台灣的電子科技與傳統產業已具備成熟的技術與可靠的品質、完整的上下游供應鏈與產業聚落,接下來產業跨領域結合與政府的能源政策、資安規範訂定以及學界的科學研發、人才培育,產官學合作可望為台灣產業帶來新的契機。

四、永續發展的挑戰

    原先2023年1月1日起施行碳邊境調整機制過渡期,延至2023年10月1日起實施,而台灣的氣候變遷因應法在今年1月10日三讀通過、2月15日公布施行。雖然中小企業不是第一階段碳費徵收對象,但除了即將來到的法規要求,或是來自供應鏈的需求以及企業永續經營的理念,對於碳管理都是刻不容緩。在如此條件之下,導入ESG概念可做為一個良好途徑,從內部碳盤查到碳管理,上下游供應鏈議和,組織建立ESG部門、制定目標與計劃依循環境、社會及公司治理三個面向的守則實踐;國內外大企業都有利可參考,聯電成立了Triple大聯盟來推動綠色供應鏈、台積電由董事長擔任「ESG指導委員會」主席、微軟在2012年就制定內部碳定價,根據國際非營利組織「碳揭露專案」(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,CDP)報告:截至2020年全球已有超過800家企業實施內部碳定價。

    奠基於企業長久耕耘與經濟趨勢走向,台灣已成為全球產業經濟不可或缺的一環,但過往追求高經濟成長的同時,我們對於台灣自身環境守護、社會正義與公平治理著墨甚少,而緊接著我們必須面對的課題是,從傳統「先經濟成長,後談環境品質」的「褐色經濟」轉型為以「增進人類福祉與社會公平,同時降低環境風險與生態匱乏性的經濟體」為核心概念的「綠色經濟」。

 

Art editor Img

作者:

謝婉毓

臺灣大學工業工程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「跨領域整合與創新」高階主管專班(臺大EMS)111級在學學生